2016年3月,國家食藥監總局下發文件,以對人體有害的砷含量超標為理由,勒令停止冬蟲夏草的生產經營。冬蟲夏草的生產占據著青海春天集團近八成業務,因此這一道禁令的下達意味著青海春天已走到了命運的十字路口,不僅引起消費者恐慌,更使得青海春天走到停牌的邊緣。同時,青海春天還面臨著被上交所質疑、被媒體懷疑與當地政府存在利益輸送等質疑,極草的領導人和發展歷程也被起底,引起了媒體大范圍的關注和報道。
實際上,極草為冬蟲夏草純粉壓片,其砷含量來自青海冬蟲夏草生長土壤,且對人體無害。同時,青海春天存在身份認證問題,在“藥品”、“保健品”、“試點產品”等身份之間游走,每個身份砷含量界定標準均不相同。相關信息需要向公眾進行有效傳遞。
密切監測
密切關注輿論,做好正負面的排查和記錄,密切追蹤記錄媒體觀點和后續報道;
主動發聲
以財經媒體和綜合門戶為主陣地,在公告發布當日第一時間為極草發聲,一方面澄清基本事實,引導輿論風向;另一方面,強調此舉將給各方帶來的重大損失,同時根據動態變化的輿情環境隨機應變。
媒體拜訪
梳理重點媒體和報道媒體,一對一拜訪溝通,消除媒體質疑,澄清事實。
青海春天避免了停牌的風險,并獲得新的發展機遇,將研發新的產品并投入市場。